布设围油栏。
“南疆海事局!南疆海事局!这里是远洋湖轮。”
“南疆海事局收到,远洋湖轮请讲。”
“报告南疆海事局,9时50分我轮在南实华原油码头作业时遭一艘失控船舶碰撞,导致货油舱破损,同时造成输油臂与输油总管连接处爆裂,1名船上作业人员被喷涌出的高温原油烫伤,请求支援。”
9月28日上午10时,在一阵急促的对话声中,“2016年南疆港区海上溢油应急演习”在天津实华原油码头(S30#码头)前沿及港池水域拉开帷幕。
演习主题是“关注海上溢油应急 建设绿色安全天津”,主办单位是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承办单位为南疆海事局,参演单位包括天津海事局交管中心、东疆海事局、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席会议制度有关成员单位,共有9艘船舶、7辆车及来自郭明义爱心团队天津市海上搜救志愿者分队的10名成员参与演习。
A.上报事故 启动应急预案
“海巡15023,海巡15023,这里是南疆海事局。南疆港区实华码头30#号泊位大型油轮因碰撞发生大量原油泄漏,你船和海巡02010距离现场较近,请你船与海巡02010联系,立即共同赴事发水域进行船舶疏散和现场警戒。”
事故发生后,南疆海事局第一时间指挥离现场最近的“海巡15023”轮前往搜救。之后,南疆海事局立即向演习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
“请立即启动《南疆海事局辖区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和《南疆海事局辖区海上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充分利用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动机制,要以确保海上人命财产安全、降低污染损害、保护海洋环境为原则,组织开展海上搜救和清污行动。同时请及时上报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并发布航行警告。”总指挥下达命令的语气掷地有声。
南疆指挥中心那头,传来坚定的回复:“保证完成任务!”
险情就是命令,南疆海事局接报后,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在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动机制框架下,迅速调派了海事、公安、医疗、消防、拖轮、专业堵漏队伍、专业清污队伍以及郭明义爱心团队天津市海上搜救志愿者分队等应急救援力量,全力组织开展应急工作。
堵漏。
收集船上油污。
救助伤员。
B.疏散人员 开辟救援绿色通道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命令仅仅7分钟后,“海巡15023”轮便抵达事故区域。
“请你轮立即疏散事故附近水域无关船舶,加强现场警戒。我局已调派南疆应急联动单位应急力量赶往事发水域,请注意接收应急队伍名录,由你船担任现场指挥,组织实施现场救助行动。”
“海巡15023”轮接到命令后,迅即投入到指挥中,并掌握到信息:“远洋湖”轮已紧急关闭机油泵和出口阀门,并将受伤船员转移到安全区域。目前,船舶甲板有大量油污,油轮已启动应急预案。
情况紧急!实华码头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并开始设置隔离带和搭建救援绿色通道,一组人员则带清洗设备到码头区域集结。
10时11分,南疆海事局第四执法大队赶至现场,并迅速协调油轮将受伤船员通过舷梯抬至码头设置的安全区域。
又过了7分钟,港口医院的救护车来到现场,伤员通过救援绿色通道被抬至救护车。2名医护人员向船员和志愿者询问伤情后,对伤员进行了现场治疗和心肺复苏,受伤人员情况基本稳定,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C.应急堵漏 清除海上污染物
“津港轮28搭载堵漏队伍已到达远洋湖轮受损部位,发现大约0.3×0.4平方米的破洞,准备实施堵漏作业,请指示。”
“海巡15023”果断下达命令:请你轮立即封堵破洞,切断污染源,并对水线以下船体情况进行探摸,确认有无破损。
据介绍,此次演习使用的堵漏器材采用了高科技产品——“碟式强磁船用堵漏工具”,是一种在船体表面发生孔洞、裂缝、锈蚀等破损泄漏情况下,能对泄露部位进行快速封堵的强磁性应急封堵工具。
10时27分,封堵完成后,潜水员进行了下潜作业,最终确定船体水下部分无其他漏洞。
2分钟后,“海巡15023”轮收到报告,经核实,油轮原油溢油量约为8吨。根据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对溢油漂移情况分析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控制手段,在未来3小时,泄漏原油漂移方向为西北方向,油膜面积将扩散至1.7平方公里。不仅会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也会对天津港复式航道造成严重影响。
清除污染物成为当务之急!3艘专业清污船装载清污设备和器材抵达现场,1艘专业清污船在拖轮辅助下布放围油栏,1艘专业清污船使用外挂式收油机对围控的海面溢油进行清除,同时喷洒消油剂,1艘专业清污船装载吸油毡在围控区域外对逃逸的少量溢油进行清除作业……
11时7分,“海巡15023”轮报告:“远洋湖”轮受伤船员已送达港口医院,病情稳定;“远洋湖”轮船体破洞封堵成功,海面溢油清除完毕,经水质监测符合标准,事故应急处理任务顺利完成。
11时8分,随着演习总指挥一声令下,“2016年南疆港区海上溢油应急演习”圆满结束!
通过开展海上溢油应急演习,检验了《南疆港区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及《南疆港区海上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检验了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在海上应急实战中的协调与合作水平,检验和考核了各单位应急人员对海上应急理论与实战应急技能的熟练程度。
溢油应急的南疆模式
船上应急。
□ 本报记者 甘琛 通讯员 钮战英
近年来,海上溢油风险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大连新港“7.16”火灾、渤海蓬莱19-3油田原油泄漏等事故敲响了海上溢油风险防控工作的警钟。
南疆港区是天津港货物吞吐量最大和进出船舶最多的港区,承担着天津港全部的原油吞吐功能,拥有天津港唯一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海上溢油防控任务十分艰巨。然而,南疆港区的海上溢油应急工作却从未出现纰漏,原因何在?记者进行了调查。
海事主导 建立联动机制
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及我国原油进口量的持续增长,进出天津南疆港区的超大型原油船舶数量逐年递增,2015年港区原油吞吐量达到1875万吨。
“超大型油轮由于自身惯性大、受风面积大、风流压效应显著、停泊期间作业时间长等特点,靠离泊及停泊作业期间易因碰撞、触损、船员误操作、设备故障、管路破裂等原因导致溢油险情。”南疆海事局副局长田浩说。
在田浩看来,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类海上险情事故风险源日益突出,亟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海上应急机制,迫切需要一支能力精湛、装备精良、人员精干的海上应急队伍来为经济发展和百姓福祉保驾护航。
然而,由于历史和应急体制的原因,南疆港区原有的海上应急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海上应急工作合力,港区丰富的海上应急资源有待优化整合。
南疆海事局成立后,高度重视南疆港区应急管理工作,把建设“符合南疆实际、具有南疆特色的海上应急联动机制”列为2014年度南疆“三化”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成立了由黄海波局长亲自挂帅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工作小组,对拟纳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31家相关政府部门和港航企业进行逐一走访和集中宣贯,使海上应急这一公益性事业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
在南疆海事局的积极协调和引导下,南疆港区31家单位于2014年12月1日正式建立“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动机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海事全面主导、专群力量结合、部门密切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南疆海上应急工作新格局。
在“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启动会暨第一次海上应急联席会议”上,这一有益探索得到天津海事局副局长程俊康的充分肯定。他表示,“要把南疆海上应急联动机制由试点性工程打造为示范性工程。”
整合资源 应急能力倍增
建立“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动机制”,对南疆港区丰富的海上应急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效解决了气象预警、遇险报警、应急物资储备、获救人员安置、冰情应对等诸多难题,使得南疆港区应急力量空前强大。
在“2016年南疆港区海上溢油应急演习”中,联动机制的多个成员单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天津盛灏海洋环保有限公司的清污船高效清理油污,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的海上溢油漂移预测系统对油膜的运动路径、影响范围准确预测,天津神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高科技产品“碟式强磁船用堵漏工具”迅速堵漏,天津航通潜水工程有限公司的潜水员下水摸探漏洞……
此外,还有几支队伍值得关注——
天津市港口医院多次参与海上医疗救援行动,为遇险人员提供医疗急救保障,现场医疗救援和收治伤病人员,在海上人命救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郭明义爱心团队天津市海上搜救志愿者分队作为专业救助力量的有益补充,被纳入应急抢险救助体系,志愿者队伍学历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年轻化,平均年龄仅有28岁,专业性强,所学专业以海上专业为主;
海事公安局和港口公安南疆分局在海上险情救助、水上治安管理、内河船舶治理、水上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出现溢油事故,他们将承担起维护码头溢油区域现场秩序、隔离事故区域、疏散无关人员、开通伤员救助绿色通道等任务。
“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动机制”的建立,为南疆港区海上应急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机制建立1年多来,在全体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相继建立了应急响应、信息共享、演习观摩、定期交流、联合执法等子机制,先后组织开展了2次大型水上演习,成功处置了“鑫达赢9”轮走锚、“7·20”风暴潮多艘停航船舶走锚等险情,组织开展了2期商船渔船防碰撞专题培训,各成员单位之间相互开展了10余次交流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南疆港区海上应急工作的发展。
勇担责任 争当护海先锋
南疆海事为主导,“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勇担责任,纷纷争当护海先锋。
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以下简称油服船舶)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国近海海洋支持船行业的领先者与市场主导者,作为油服船舶所属的作业单元,塘沽作业公司船舶在海事救助、冬季破冰、油田作业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多艘船舶取得了部海事局“诚信船舶”的荣誉称号。
据介绍,船舶事业部通过不断的管理改进,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面对突发事件,有相当严密的应急预案。同时,该公司配备了先进的设备,为应急处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两架对外消防炮的出水总量每小时可达2400立方,水平射程不小于120m的FiFi 1对外消防系统,赋予了船舶塘沽作业公司强大的对外消防能力。海洋石油688、海洋石油653等船舶还配备了红外望远镜、高性能强光远程扫海灯、救生攀爬网、救生捞网等可靠的救生设备,成为部海事局海上搜救中心指定的搜救船舶,为海上搜救遇险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证。
“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动机制”成员单位不仅有国企,还有民企,且民企的应急实力不容小觑。据介绍,参加过天津港多起重大事故应急处置的天津盛灏海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天津港南疆石化小区投资建设了1700平方米的应急设备仓库一座,这次参加演习的专用应急处置船“盛灏环保1”轮是目前国内民营企业中收油设备最先进、收油能力最强的应急船舶,双侧收油水能力达到每小时300立方米。公司与国内外300多家航运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这些企业3500多艘船舶在天津港提供配套的综合性服务。
“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使命,它正激励着“南疆港区海上应急联动机制”的全体单位及同仁们:
不怕困难,不畏风险,这是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团结一心,奋勇前进,书写新的篇章、新的辉煌!
演习大家说
通过此次实战演习,各船舶在溢油抢险过程中职责明确化,围油栏的布控与回收、收油机组装与固定、喷洒装置正确使用等都得到了系统、专业、实地的演练,有利于今后各船舶更及时、更专业、更稳定发挥各自抢险责任。
——天津盛灏海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郝爱民
本次演习组织有序、过程连贯紧凑、各演习单元训练有素,有效检验了南疆海事辖区相关单元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了应对海上突发溢油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为天津港又快又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指导船长 王学军
本版图片由南疆海事局提供